一 - 三:满纸荒唐言,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,谁解其中味?
“好”“了”,“好了”。
甄士隐的领悟,所有的词句就在“好”和“了”里面。“世人都晓神仙好,惟有功名忘不了!古今将相在何方?荒冢一堆草没了。世人都晓神仙好,只有金银忘不了!终朝只恨聚无多,及到多时眼闭了。世人都说神仙好,只有姣妻忘不了!君生日日说恩情,君死又随人去了。世人都晓神仙好,惟有儿孙忘不了!痴心父母古来多,孝顺儿孙谁见了?”
《好了歌》把人世间的东西,权力也好,财富也好,爱情或亲情也好,都当成“好”和“了”来做点醒。“了”是结束,就是了却了,了结了,了悟了。“好”,才有意义。你想要做神仙,希望生命活得很快乐幸福,可是你忘不了功名,忘不了金钱,忘不了娇妻,忘不了儿孙。追逐名利、权力的古今将相,现在都到哪里去了?夫妻活着的时候恩恩爱爱,死了之后很快又嫁别人了。甄士隐疼女儿,一生大概也敛了很多钱财,变成富有的人,也做过官,有过功名,所有一切,这些“好”到最后怎么“了”。人生中最后的领悟是怎么去跨过“好”这一关,变成了“了”。可知世人万般好,便是了,了便是好,若不了,便不好;若要好,须是了。这讲有与无、真与假,连同甄士隐对《好了歌》的注解,讲出我们心里恐惧的东面,它可能是健康、亲人的幸福、爱、钱财、权力,一切你放不下的东西,《好了那》告诉我们,总有一天都要放下。
满纸荒唐言,一把辛酸泪。都云作者痴,谁解其中味?
生命中的修行跟执著、痴迷是纠结在一起的,《红楼梦》一直在讲“警幻仙姑”,警告你,一切都是空幻的,可是无论怎么“警幻”还是执著,这便是红尘之楼的一场大梦吧。
好的文学是真实的人生,不是一定有道理可讲,在小说的第五回,作者就把小说里所有人的结局全部告诉你了。可是每个人的结局是一首诗,可以往正面解释,也可以往负面解释,没有确定的答案。人的一生,不到最后的终结,永远不知道它的结局。也许人生不是一个结局,而是点点滴滴、一分一秒的过程累积起来的一种不可知的状态。
回首人生的荒唐、荒谬、错综复杂的喜怒哀乐,爱恨情仇的纠缠,其实是讲不清楚的。《红楼梦》让我们知道,结局可能本来就是假的,是我们自己虚拟的一个结局。什么叫作好,什么叫作坏,什么叫作命好,什么叫作命坏,大概也都很难确定。
四 - 十:转山转水,方知人生结局
读过《红楼梦》的人都知道,此书最关键的章节是第五回和第六回。第五回其实是这部近百万字的小说的真正开头。在小说开始时,贾宝玉做了一个梦,梦到一个叫作太虚幻境的地方,在那里他看到一些大柜子,柜子有很多抽屉,他一一打开抽屉,在每个抽屉里都会看到一张画,旁边写有几句诗,那些诗,是他一生中碰到的女性的命运。
《红楼梦》这部小说结构特殊的地方,在于它把故事结局放到前面来写。小说大结局全部在第五回,如果你想知道《红楼梦》中每一个人的命运,你就要不断回到第五回来看,因为那些诗已经放在那里,你需要去印证,就像你在庙里求的签,可能是十年前抽的,你会一直放在抽屉里,隔一阵子拿出来看一看,看到底对还是不对。诗跟生命之间的印证关系全部在第五回当中。
我觉得作者触到了生命的本质,这个本质是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里的,是我们从来都不敢说的。你会发现你的一生中,当你决定跟一个人结婚的时候,其实对另外的人可能就是遗憾。对作者来说,人世间的美好幸福是不能全得的。有所取,就有所舍;有所得,就有所失,林黛玉和薛宝钗一直是很有趣的象征,好像两人合在一起才是完美,如果她们是两个人,就永远不完美。所以在作者幻想的世界里,在判词当中,她们变成了合在一起的生命形态。不管是判词还是《红楼梦》的十四支曲子,林黛玉和薛宝钗一直是一个特例,这是需要注意的一个现象。
《红楼梦》的十四支曲子并不是完全在写个人,最后讲到“好一似食尽鸟投林,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”,这里写的不是任何个体,而是写这个小说里所有人的下场,所有人来这一世,不管争名还是夺利,最后都会走。作者用了一个近似于老庄的写法,告诉我们人世间所有的繁华都是空忙一场。
结局不是最重要的,人怎么一步一步走向那个结局才重要。
十一 - 十四:风月空幻,红粉骷髅
“忽然这日有个跛足道人来化斋,口称专治冤孽之症。”《红楼梦》里每当某个角色的人生处于最迷茫的时刻,就会有道士或者和尚出来。《红楼梦》其实是一部非常不支持儒家立场的书,作者相信真正可以救助人的是道家与佛家,因为它们可以让人大彻大悟。书中来点化人的人不是癞头和尚,就是跛足道人,他们总有一部分是残缺的。那残缺代表什么?代表他经过人世间的沧桑,受过人世间的磨难,所以他修道成功了,只有他才知道什么叫做宽容。太过顺利的生命,其实不容易有领悟,他的意思是说当你有身体上的痛苦,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悲悯。这都是佛、道的一些思想。
贾瑞在病床上听到了,直着声叫喊说:“快请那位菩萨来救我!”贾瑞希望有最后一个机会。可是《红楼梦》告诉你,连菩萨也不能救人,人最终还是自己救自己。跛足道人并未能救贾瑞,他跟贾瑞说镜子你只能看反面,不要看正面,可是贾瑞偏偏做相反的事情,菩萨不过是来点化你的,能不能做到,是你自己的事情。
贾瑞拿起日月宝鉴,照道士的意思只看反面,结果他看到一个骷髅在里面。西方的美术史里面常常有骷髅,修行的时候旁边也有骷髅头,是要告诉你生命的终结就是这个,你每天看,就能提醒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东西都是假的。道士要借风月宝鉴度化贾瑞,告诉他你最后就是这个样子,现在有什么好邪思妄动的,你所拥有的东西不过是一个幻象。
但是贾瑞说:“我倒再照照正面是什么。”他已经忘了道士跟他说的话,因为反面不好看,他就翻过来,看看正面是什么。想着,又将正面一照,只见凤姐站在里面,招手叫他。他看到了自己朝思暮想的幻象,所以,有没有镜子不重要了,是他没有办法忘掉凤姐。王煕凤变成了他的致命伤。我们看到人生的两面,繁华与幻灭、情欲的快乐与死亡的空幻在做对比。贾瑞后来精尽而死,因此他一直在看镜子的正面,一直幻想跟凤姐做爱,一次又一次地耗尽精血,这个时候你忽然会想起贾瑞之前讲的“死也要来”,现在他就是一次一次到境子里面去赴死之约,这大概真的是他要还的冤孽之债。
很多人看这一段时,总觉得贾瑞是一个很下流的人,但我想提醒大家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贾瑞。很少有人从这一角度去谈《红楼梦》,因为《红楼梦》的读者都太高贵了,大家都在看情的部分,可是《红楼梦》对肉欲部分的描写一点也不放松。作者在《红楼梦》中一直在提醒,“情既相逢必主淫”,贾瑞对王熙凤可能是一种爱,这种爱可以往精神上升华,也可以肉体上发泄,人性本来就存在着这两面。小说写秦可卿的死,告诉你情都是空幻的;写贾瑞的死,告诉你肉体上的沉溺也是空幻的,情与淫在这里合写。
十五 - 二十:弱水三千,情意绵绵
情爱保证,即为平安(第十六回)
“宝玉只问得黛玉‘平安’二字,余者也就不在意了。”这一段写的极好。其实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关心,到最后只有“平安”二字,汉诗里面说的“上言加餐饭”,其实是写给最珍爱的人的话,因为最爱的人,已经不再说你爱我、我爱你之类的话了。反而会是好好吃饭、健康平安。讲得很淡,可是不容易体会。我们对于所谓的情爱,有很多外在的装饰,可是情爱深处,其实就是平安。
弱水三千,只取一瓢饮(第十八回)
十八回讲宝玉身上的荷包被小厮们解去,回来时袭人抱怨,黛玉刚好也在,听到了,就走过来看,因为有一个荷包是她绣给宝玉的。看了以后,她就说,我的荷包也被你送给别人了,就开始跟宝玉赌气。宝玉还没有机会辩白,黛玉就立刻拿剪刀把正在为宝玉绣的一个香囊,“啪”的一下剪断了,说我以后再也不给你做东西了。她觉得那是我对你情感的寄托,你不能够随便给别人。
宝玉忙走过来,解开衣服,从里面拿出一个荷包,说你瞧这是什么。原来他把黛玉绣的荷包藏在内衣里面了。其实,一场爱情、一段感情深到这个地步的时候,它就是跟别人不一样。他把所有的荷包都戴在外面,只有黛玉的那个,他藏在里面,不想让任何人拿走。黛玉知道委屈了宝玉,可是黛玉是永远不会说对不起的,她是那个受宠的人,她永远要发脾气,就连自己做错了事她也要发脾气。真正的深情本来就没有公平可言,爱这个东西,旁观的人永远无法理解,他们有他们的语言,你看到这个年龄的男孩女孩在吵架,你就知道他们的吵架绝不是吵架,而是另外一种甜蜜,他们之间有牵挂、有争辩,还有赌气,其实人最幸福的时刻莫过于此,等到没有什么架可吵时,大概就无情可谈了。
宝玉和黛玉在一起很少不吵架的,感情这个东西很奇怪,得到一点,还要再多证明一点,吵架其实是个不断证明感情的过程。一天黛玉跟宝玉闹到最厉害的时候,宝玉就对黛玉说,你不要老是怀疑这个,怀疑那个,“弱水三千,只取一瓢饮”。黛玉就不讲话了,因为她知道宝玉讲出了最重要的话。
可是黛玉总忍不住要证明,而宝玉的个性也刚好配合黛玉,他懂得赔小心,懂得去疼爱黛玉,所以每次两个人起冲突,让步的一定是他。一个十四岁的男孩子,懂情懂到这种程度。不读这些,不会知道《红楼梦》写“情”这个字写得这么深。
二十一 - 二十三:为空而执,因执显空
“他只是告诉你,在所有的生命中,权力、财富、爱情全部是一场空。他要告诉你,知道是空,你还是执着。知道归知道,执着归执着。”
“细想自己原为他二人怕生隙,方在中调和,不想并未调和成功,反已落了两处的贬谤。正与前日所看《南华经》上,有‘巧者劳而智者忧,无能者无所求,饱食而遨游,泛若不系之舟。’”这是《庄子》里非常美的句子,它的意思是说,人之所以会忧愁和操劳,是因为太聪明、太敏感,总是想要把事情摆平。如果能笨一点、木讷一点,也就没有什么要求了。在庄子看来,最快乐的人生莫过于吃饱肚子,宛若不系之舟荡在水面,随遇而安。我们也许一生都做不到“泛若不系之舟”,可是它能提供一个境界,那就是心境上的自由。
宝玉还由此想到“山木自寇,源泉自盗”。这是说山上最美丽、挺拔的树是最先被砍掉的,最甜美的甘泉是第一个被喝完的。庄子是在提醒我们:人在得意的时候千万要注意,很可能那就是你日后受伤的开始。生命中的得意忘形往往是很危险的状态。
“宝玉细想这句‘赤条条来去无牵挂’的意味,不禁大哭起来。忽然觉得人生真是悲哀,从生到死都没有什么挂碍,便翻身起来至案边,提笔写了一首偈。”佛教禅宗里面常常用 “偈”, “偈”其实是一种非常简短的诗句,里面的意思不直接表达,多用隐喻和象征,基本上不是要你读懂字面的意思,而是叫你领悟。宝玉写道:“你证我证,心证意证。是无有证,斯可云证。无可云证,是立足境。”这非常像“偈语”,可你根本不知道他在讲什么。你也证明,我也证明,你要很诚心地证明,最后发现没有什么东西可证明。人生到最后就是“赤条条来去无牵挂”,有什么可证明的?等到明白“无可云证”的时候,才是人生立足的根本境界。
很多人觉得《红楼梦》讲繁华若梦,最终就是一个“空”字,可是这部小说里面描绘了这么多对人生的眷恋,目的是让人感受到如果不经历这场繁华,是无法了解最后究竟是什么样子的。我经常听到身边朋友说,我终于“领悟”了,他们都把“终于”说得太早了,没过两天他又执迷不悟了。人生的可爱就在于常常是刚领悟完,又执迷了,正是这种领悟和执迷构成了人生中很多有意思的转折,当然你的人生一定会有进步,但很可能会陷入下一个迷障。这个时候宝玉写的这首“偈”,其实是另外一种执着,他却自以为是领悟,所以遭到那三个女孩子的嘲笑。
二十四 - 二十六:青春的自由与眷恋:宝玉读“禁书”所体现的
“早饭后,宝玉携了一套《会真记》走到沁芳闸桥。”唐朝有个诗人叫元稹,他写了一本《莺莺传》,内容是张君瑞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。文中亦有元稹《会真诗》三十乎。在唐朝的时候,小说还没有发展起来,诗是主要的文学形式。《莺莺传》因《会真诗》三十韵,变成了最早对青春恋爱美的歌颂,后人亦称《会真记》,到了晚些时候,元朝的王实甫把《莺莺传》改成《西厢记》。
其实《西厢记》的故事非常非常简单,崔莺莺是相国的女儿,家教很严,在上香时被张君瑞看到,便一见钟情。古代的丫头们没有受那么多的教育,不曾受礼教的压制,所以比小姐更无羁绊,更敢爱敢恨。丫头红娘就觉得小姐有人爱很好,便积极地帮忙穿针引线,最后在她的帮助下,张生翻墙过去,美梦成真。后来红娘因此被老夫人拷打,在《拷红》中红娘就很大胆地骂老夫人,说女儿都这么大了,你不帮她找婆家,还要怪她私自恋爱。我们很难理解为什么《西厢记》在元朝以后的几百年里会在民间有这么大的魅力,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爱情在那个时代一直受压抑,完全要靠父母之命、媒妁之言,而《西厢记》是鼓励自由恋爱的。
其实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讲,《西厢记》了好,《牡丹亭》也好,在当时都是一种革命,一种利用文字进行的革命。过去的这些“禁书”对青少年的爱情具有很大的安慰力量,因为他们的生命里没有爱情。《红楼梦》强调的是爱情的重要,对于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来说,对爱情渴望的强烈程度是可以为之生,为之死的。只有在青春的时候,才会有如此强烈的激情和眷恋。
我们的教科书里面“情”的东西太少,人应该从青春期开始唤醒和发展“情”,孩子们对家庭的“情”,对国家的“情”,对族群的“情”都是从这里起步的。如果一个人的私密的“情”没有完成,其他所有的“情”都有可能是假的。《西厢记》在如此长的时间里影响力之所以这么大,是因为它强调了要善待人间的真情。
为什么我们的教科书里读不到情欲问题,为什么学校里教忠教孝,却不教情教爱?
我不知道。
当情欲变成一种恐惧,当设下重重防范的关节,青春便不会有自由与眷恋,更不会有情感的饱满和精神的升华。
二十七 - 二十八:黛玉葬花与宝钗扑蝶:两种不同的生命情调
花谢花飞花满天,红消香断有谁怜?
游丝软系飘春榭,落絮轻沾扑绣帘。
闺中女儿惜春暮,愁绪满怀无释处。
手把花锄出绣帘,忍踏落花来复去。
柳丝榆荚自芳菲,不管桃飘与李飞;
桃李明年能再发,明年闺中知有谁?
三月香巢已垒成,梁间燕子太无情!
明年花发虽可啄,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。
一年三百六十日,风刀霜剑严相逼;
明媚鲜妍能几时,一朝漂泊难寻觅。
花开易见落难寻,阶前愁杀葬花人,
独倚花锄泪暗洒,洒上空枝见血痕。
杜鹃无语正黄昏,荷锄归去掩重门;
青灯照壁人初睡,冷雨敲窗被未温。
怪奴底事倍伤神?半为怜春半恼春。
怜春忽至恼忽去,至又无言去未闻。
昨宵庭外悲歌发,知是花魂与鸟魂?
花魂鸟魂总难留,鸟自无言花自羞;
愿侬此日生双翼,随花飞到天尽头。
天尽头,何处有香丘?
未若锦囊收艳骨,一抔净土掩风流。
质本洁来还洁去,强于污淖陷渠沟。
尔今死去侬收葬,未卜侬身何日丧?
侬今葬花人笑痴,他年葬侬知是谁?
试看春残花渐落,便是红颜老死时;
一朝春尽红颜老,花落人亡两不知!
“因低头看见许多凤仙、石榴等各色落花,落花,锦重重的落了一地。”春天将要过去,繁华不再,落花满地。宝玉之所以会看到落花,是因为他有落花般的心事,宝钗能看到的只是蝴蝶、是繁华。宝玉看到落花马上就想到黛玉,因为黛玉是这个园子里唯一会去扫落花来埋葬的人。整个园子里落花全是黛玉的心事,而这个心事也只有宝玉能看到,宝钗根本参与不了这份感情,因为她的生命里没有这个部分。宝玉和黛玉有一个共同的秘密,这个花园里有一个角落是他们一起葬花的花冢,花冢也是一个象征,他们一起埋葬的是他们最美好的青春。
《葬花词》感动了许多人,我想那个感动是因为《葬花词》是一首诀别青春的诗,每一个人在读它的时候,都会意识到自己生命里最美好的岁月,有一天也会像花一样凋谢。
“花谢花飞花满天”,七个字里面有四个字是重复的,你会发现节奏在加快,苍凉在飘落,风起,花瓣越飘越紧密。作者一定真正感受过春天里的百花飘零,那一刹那之间与自己的生命经验构成了对话关系。这种对话超越了所谓的乐观、悲观,或者喜悦、悲哀,因为人在接触到生命本质的时候,肯定是悲欣交集的。“红消香断有谁怜?”颜色要消失了,香味要结束了,谁会去对它们心生怜悯?这是在提醒我们,所有的生命都会结束,可有人会对生命的结束有感觉吗?如果大家对生命的结束都没有怜惜,生命的意义又在哪里?
“柳丝榆荚自芳菲,不管桃飘与李飞。桃李明年能再发,明年闺中知有谁?”《葬花词》一开始就在暗示黛玉的死亡,花在明年还会再开,可闺中的少女还在不在就不知道了,黛玉对死亡一直有一个非常强的意识,所以这显然不在悼花,而是悼亡。“明年花发虽可啄,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。”这里流露的是黛玉身上的某种毁灭感,意思是所有生命到最后,都不过是“人去梁空巢也倾”的空幻。
“质本洁来还洁去,强如污淖陷渠沟。”此时,黛玉所有的心愿都出来了,生命本质上是干净的,干净的来,也得干净的去。读到这里,你一定会明白,《葬花词》之所以动人,是因为它不只是在讲黛玉。我相信所有被《葬花词》感动的生命,内心都有一种对“干净”的坚持,因为人活在现实里一定有许多的妥协,很多的牵连,甚至龌龊,可是在读《葬花词》的时候,刹那间会引发一个生命对没有任何牵连和纠缠的“干净”的向往,这才是《葬花词》真正动人的地方。“质本洁来还洁去”,总比掉到沟里面,却被那些肮脏的东西污染要好多了,这是黛玉一直以来的心志,她宁可毁灭,也不要沾染人世间的肮脏,我们在旁边看着黛玉孤独痛苦,觉得不忍心,可是对她来说这是一种自我完成,如果用另外的方式,让她去活,她是无法活下去的。
“侬今葬花人笑痴。”我今天做葬花这种傻事,所有人都笑我。文学里面的生命跟现实里不一样,你现在如果在校园里面看到一个女孩在那边葬花,你大概还会骂她一顿,说她神经病。可是我要说:所有伟大的文字都是神经病文学,文学里的生命如果没有这个“痴”不会动人,为什么《葬花词》在《红楼梦》里这么美,是因为现实和文学最大的不同是:所有现实里不能做,不敢做的事情,在文学里都能变成非常美的东西。“他年葬侬知是谁?”对生命的最本质的警醒出现了,有谁会珍惜你的身体、你的灵魂还是个干干净净的?《葬花词》让人触碰到很多的东西,其中有对自己生命的眷恋,也有对身体上的洁净的坚持,归根结底就是怎样对待自己的生命。 “一朝春尽红颜老,花落人亡两不知,”春天过完了,青春的生命也结束了,是花在落,也是人在凋零。
《红楼梦》是一部伟大的小说,在小说里夹了一首最伟大的诗。这首诗里完全是生命里自我坚持的部分,有时候我们读西方的诗也会读到这样的东西,就是刹那之间对自己生命的珍惜、挽叹和感伤。
“宝玉听了,不觉痴倒。”我想,所有人听了都要痴倒。
“宝钗意欲扑了来玩耍,遂向袖中取出扇子来,向草地下来扑。”这个女孩平时很含蓄、优雅。所以扑蝴蝶也不会像个百米运动员一样,我想《红楼梦》的作者一定看过《游国惊梦》,因为舞台上杜丽娘扑蝴蝶的那场戏,是精美绝伦的舞蹈,也许这些舞台形象都是作者的创作灵感和艺术储备。“只见那一双蝴蝶思起思落,来来往往,穿花度柳,将欲过河去了。”这是对宝钗的动态美的描述,就那么跟着蝴蝶上上下下,忽起忽落。“倒引的宝钗蹑手蹑脚的,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,”宝钗的身体比较丰满,很快就“香汗淋漓,娇喘细细”。
在二十七回里,作者刻意把“宝钗扑蝶”跟“黛玉葬花”作对比,也把书中的两个最重要的女性的生命形态作了完整的呈现。从宝钗和黛玉身上,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两个女性的美,还有生命的两种难以抉择的状态。宝钗坚守一切人间的秩序、伦理和规则,以一种很健康、积极的态度入世。黛玉是孤独的,她的逍遥、坚持和孤傲都在自己的世界里完成。作者把这两个女性摆在一起,很明显地表现了这部小说的象征意义。就像宝玉处在宝钗和黛玉之间无法抉择一样,我们的生命也随时间面临着入世和出世的两难。一方面觉得人不应该离开人群,承认入世的价值;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有很孤独的一部分,不断地想要离开人群,去完成属于自己的那份完美,这是一个互相冲突的状态,只有成熟的生命才会在进退之间掌握好分寸和平衡。
一个是风和日丽,蝴蝶纷飞,一个体态丰满的女孩扑蝴蝶的美;另一个是花落花飞、红消香断,一个很瘦很孤独的女孩埋葬落花的美。如果没有偏见,你一定能觉察到自己的生命里这两种东西都有。这其实是一种幸福,这个幸福的意思是:你既看到了繁华,也看到了凋零,很多人认为看到凋零是一种悲哀,我却认为看到凋零是一种领悟。当你看到成千上万片的花瓣在你面前纷纷扬扬落下的时候,那么多的花就这样死在眼前,你会有很奇怪的感觉,那感觉不只是小小的感伤,而且是一种耗尽自己生命的悲壮。你刹那之间就懂了黛玉葬花的感觉——埋葬自己。有一天你会花这样的心思去把自己的生命做一个了结。因为黛玉是仙,所以她对生命的领悟非常透彻。对比起来,那个扑蝴蝶的女孩子,看到的其实只是生命的表层。
二十九 - 三十:疯、癫、痴、傻、贪、嗔、怒、怨:再读《红楼》之情
“只为卿:疯、癫、痴、傻、贪、嗔、怒、怨,六根不净,七情已生,八风凌冽。”
情之一事,便为着迷,领悟,再着迷,再领悟。众生因情执在六道中或升或降,无得一日喜乐安宁。无情的偏执,终究是一厢情愿。有爱又如何?有爱一样没得选择。何况,爱是会磨灭的,人是会变的。
搁笔不谈。“且说宝玉因见林黛玉又病了,心里放不下,饭也懒去吃,不时来问。”林黛玉听说,便冷笑了两声:“我也知道白认得了我,那里像人家有什么配的上呢。”宝玉听了,便向前来直问到:“你这么说,是安心咒我天诛地灭?”林黛玉一时解不过这个话来,宝玉又道:“昨儿还为这个赌了几回咒,今儿你到底准了我一句。我便天诛地灭,你又有什么益处?”因为宝玉过去跟她发过誓。如果跟黛玉分开,就天诛地灭。黛玉这才想起上一次他们发誓的事情,知道“今日原是自己说错了,又是着急,又是羞愧”。可是林黛玉绝不会承认自己错了。便颤颤兢兢的说道:“我要安心咒你,我也天诛地灭。”“你心里生气,来拿我来杀性子。”她一说这个,宝玉就更生气。两个人明明都是为对方好,却又都在试探对方到底是不是真的对自己好,情越深,越觉爱得不够,越需要证明,最后就变成了说不清、道不明的纠缠。黛玉的意思是,你心里如果没有鬼,根本就无所谓,为什么我一说“金玉良缘”,你就着急,就难过?两个人都在用假心试探对方,越试探离自己的期望越远。
情感的试探最后都是毁灭性的。“便赌气向颈上抓下通灵玉来,咬咬牙,狠命往地下一摔,“也不顾病,赶来夺过去,顺手抓起一把剪子来要剪。”这是毁灭性的情感,也是《红楼梦》里最动人的情节之一,它的动人在于会让你联想到自己的情感。情感上的纠缠,本来没有任何道理可讲,因为情深,情人会“宁为玉碎,不为瓦全”,一点点妥协都不能容忍。林黛玉的爱情是最彻底、纯粹的,包括她的葬花和焚稿断痴情,都是因为她容不得一点瑕疵。这就是毁灭跟完整之间的关系。梁山伯与祝英台、罗密欧与朱丽叶、林黛玉与贾宝玉的故事都属于这一类,就是情深到宁愿去死,连死亡都没有那么痛。
“在现实世界里让你觉得最痛苦的东西,一定是最后能让你领悟的东西;让你受尽折磨的那个人,恰恰是你宿命里最爱的人。”
三十一 - 三十二:至深柔情为相知:三读《红楼》之情
不想刚走来,正听见史湘云说经济事,宝玉又说:“林妹妹不说这样混帐话,若说这话,我也和他生分了。”本来黛玉的潜意识里觉得会看到湘云跟宝玉,没想到宝玉在湘云面前竟然说自己最爱的人是黛玉。作为一个被爱的对象,站在门外的黛玉,此时的心情真是五内俱焚。两个彼此有深情的人,忽然间素面相见了。这之前两个一直是用假面互相试探的,此时终于听到真话了,而且这真话是当事人不在场的情况下说的。
“妹妹往哪里去?怎么又哭了!”——“好好的,我何曾哭了。”黛玉对宝玉很少有好气,但因为刚才偷听到的那句话,此时内心变得特别柔软。这段对话很温柔,两个人都动了真情。宝玉就笑了笑说:“你瞧瞧,眼睛上的泪珠儿未干,还撒谎呢。”一面说,一面禁不住抬起手来替他拭泪。“黛玉也禁不住近前伸手替他拭面上的汗。刚才黛玉还说“你要死了,你动手动脚的。”现在她自己也忘了男女之别,两个人都回到了纯粹的真性情中,这其中没有任何的礼教可言,礼教跟性情的根本区别在于,性情是发自内心的率性,礼教则是来自外界的限制。这个场景被外人看到不知道会演绎出什么八卦,可是他们根本不在乎了。作者一直认为外在所有的限制,都不如发自内心的一点点真性情可贵,这便是最动人的地方。
宝玉就呆在那里,瞅了半天,方说道“你放心”三个字。这是《红楼梦》里很惊人的表达,长久以来,他们明明彼此相爱,又是知己,却始终没有用真心相待。此时宝玉突然冒出一句“你放心”,没头没尾,很像禅宗里的棒喝。宝玉觉得自己只有这三个字好讲,因为深情是无法替代,也说不清楚的。禅宗公案里面,常说的其实也就是“你放心”三个字,它告诉你,是你自己制造了很多焦虑和纠结,其实一切并没有那么严重。人生所有的“食、嗔、痴、慢、疑”都是由“不放心”而起。
宝玉说你的忧郁、悲凉、幻灭,都是因为你没有放下那个心,总觉得没有安全感,整天生气流泪,才把身体搞得一塌糊涂。“但凡宽慰些,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”。林黛玉听了这话,“如轰雷掣电,细细思之,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觉恳切。”这是三十二回里最动人的“情”的描绘,人的一生当中,哪怕只听到过一次这样的话,感受过一次这样深切的关心就值了。
袭人“心下暗度如何处治方免此丑祸。”从袭人的角度看,黛玉和宝玉的这个关系是一桩“丑祸”,可是作者不这么认为,他写的是一段很美的真情,我们能不能在这个世界上看到真情,全看你是从“丑祸”的角度还是“真情”的角度去打量一件事。唐玄宗爱上杨玉环,从史书里是丑祸,在白居易的《长恨歌》里就变成了“真情”。
至深的柔情,不为他,但为相知。
三十三 - 三十五:所有的如泣如诉,哭的都是自己:宝玉挨打后的人性再探
贾政一见,眼都红紫了,也不暇问他在外流荡优伶,表赠私物,在家荒疏学业,淫辱母婢等语。贾政在《红楼梦》中出场的机会并不多,可是他一出场,语言绝对是官场上的。比如经常使用那些对仗的句子,前面说宝玉“在外流荡优伶,在内奸淫母婢”,现在又说要打死宝玉,以免“上辱先人,下生逆子”之罪。这简直像判案的语言。为什么贾政反应如此激烈,因为他担负着家族的使命,贾家好几代的宝贵不能断送在他手中。他难过的是没有把孩子教育好,这意味着他在儒家的伦理中背负了很大的罪责。
“一脚踢开掌板的,自己夺过来,咬着牙狠命盖了三四十下”。作者在写大板子打下去时没有“打”,而是用“盖”字,“盖”显然是用整个身体的力量在打。“到这步田地还来解劝。明日酿到他弑君杀父,你们才解劝不成!”贾政此时越来越像是表演了。我一直觉得如果旁边没有这些人,他不一定会这样子。因为他旁边有这么多人,在讲了弑君杀父以后,下手的时候必须更狠,他就是要作态让身边的人看到,即使是我的儿子,我也要维持正义。
“因哭出‘苦命儿’来,忽又想起贾珠来,便叫着“贾珠”哭道:“若有你活着,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。”王夫人意思是,如果哥哥还在,打死一个百宝玉我也不在乎。这是很可怕的东西。对于这个妇人来说,最重要的是她得有个儿子。这种话读起来会感觉毛骨悚然,好像她不是在疼宝玉,而只是在担心自己的身份和地位,真正的人对人的不忍和悲悯与伦理道德里的人与人的关系,这两个东西是截然不同的。本来,宝玉没有必要悲悯金钏儿,可是宝玉却忍不住去悲悯,王夫人此时本该悲悯宝玉,可她悲悯的却是自己。
“别人还可,惟有宫裁禁不住也放声哭了。”李纨的哭是因为王夫人提到她丈夫了,她觉得自己年经轻轻就守寡了,也很惨。贾母“也不觉滚下泪来”,所有的女性都有一肚子的悲哀,贾母也想到自己的丈夫了。李纨想到的是自己的丈夫贾珠,王夫人觉得她自己命很苦是因为儿子死了。三个女人哭的都是“三从”里面的东西,每人哭的其实都是自己。等读到三十四回,才知道真正哭宝玉的只有一个人,那就是林黛玉。作者强调的是亲子可以只是一种关系,而不见得是爱。作者一再提醒我们,有一种爱是生命对生命的,它不属于任何秩序和规范,这种爱才是真正的爱。
三十六:何为死生?——《红楼梦》中死生观浅谈兼答友人问
“宝玉谈至浓快时,见他不说了,便笑道:“人谁不死,只要死的好。那些个须眉浊物,只知道文死谏,武死战,这二死是大丈夫死名死节。竟何如不死的好!”宝玉认为,死亡是人生必须完成自己的一个过程,所以他很反对儒家所谓的“文死谏、武死战”。按照儒家传统的标准,武官最好的死法就是为战争而死,文官最好的死法就是拼死进谏皇帝。宝玉提出了非常颠覆传统的看法,他觉得这是男人为自己定出来的一个伦理,只不过把死亡作为沽名钓誉的工具而已。
“必定有昏君他方谏,他只顾邀名,猛拼一死,将来弃君于何地!必定有刀兵他方战,猛拼一死,他只顾图汗马之名,将来弃国于何地!所以这皆非正死。”宝玉认为传统的“文武之死”都不是最好的死法,这样的死,从逻辑上来推论,还是不死的好,因为武官不死就没有战争,文官不死就没有昏君。就像我们那么渴望诞生岳飞、文天祥这样的英雄,可是这样的人出现只能说明这是个糟糕的时代。如果一个社会一直推崇这一类人,就说明这个社会在不断制造这样的环境。有昏君才有“文死谏”,有战争才有“武死战”。
“我就死了,再能够你们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,把我的尸首漂起来,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之处,随风化了。”其实这其中有老庄的死亡观。庄子曾在妻子死后鼓盆而歌,他认为生命其实就是从一个原本无的状态,慢慢形成一个物质性的存在。而这个物质到最后又化掉,回归到大自然中。作者受老庄哲学的影响非常大,他觉得物质性的肉体有很多转换的空间,贯彻的是人世间所有的物质都是互相转换的,并没有固定的形式,庄子常问,我们怎么知道死亡是结束而不是开始?我们怎么知道诞生是开始而不是结束?因为在更大的生死之谜没有解开之前,我们对生命的真实状态并不十分了解。
可是宝玉很快又颠覆了他自己的讲法:“自此再不要托生为人,就是我死的得时了。”这是佛家的思想,佛经里面最常出现的句子叫“不受后有”,佛家认为,生命修行的最佳状态是彻底脱离六道轮回。因为是生命就会有苦,只有不再轮回,才能真正解脱。